盘金绣的绣制主要包括平金绣和圈金绣。绣制时,绣工首先要将两根
金线并在一起,沿着画样儿小心地放好整平,然后开始下针,用颜色相近的绒线将两根
金线牢牢钉在图案上。
钉针的针脚距离相等,非常注重错落排列以达到平整均匀的效果。绣工对每个图案所需的
金线长度要心中有数,因为在一个图案的绣制中,两根
金线是要从头盘到底的,中途不能断掉或换线;否则前功尽弃,再高明的绣工也无法补救。就这样,两根
金线按照图案的不断变化盘旋而走,绣工将其依次固定,“
盘金绣”由此得名。盘金也叫“平金”,即用
金线盘排纹样,形成
金色块面。如图3-37所示,它是一件法衣上的平金绣,这几个金圆盘看着很简单,但是在绣面上盘平整,
金线之间的密度和距离一致,这绝非易事。这种“做法”一般用来绣制皇帝
龙袍上的
金龙。
金龙的“做法”又细分为两种:“
铺瓣”和“
叠瓣”。“
铺瓣”就是先把整条龙的造型铺出来,然后再在上面把
鳞片的分割处一个一个地叠岀来。“
叠瓣”就把每个
鳞片一个一个地叠出来,一气呵成,最后叠出一条龙的整个造型。
铺瓣相对于
叠瓣这一种方法比较快捷,但在效果上面没有
叠瓣做出来的龙精致,但
叠瓣要比
铺瓣绣制的龙逼真,有浅浮雕的立体效果。大部分的龙纹会以
盘金绣来完成,金碧辉煌的色泽更显得气势非凡。此外,
龙袍上的祥云、海水江崖等纹样,贵族女装上的龙、蟒、凤、孔雀等主体图案形象,以及道袍上的“八吉祥”纹样也大多用金(银)线刺绣而成。图3-36-图3-39所示的是用铺金的方法打底,再来塑造其他部位的纹样,即用
金线来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