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绣与其他
刺绣相比,材料有独特的讲究。
金银绣的“金”包括“银”,在本文中统称为“金”。
金银绣除了
金银线外,还有
辅线。
绣线是绕在
绣面上,需一根
辅线将
金线钉在画面上。在明代《
天工开物》一书中,对
金银线制造的工艺有详细的记载。
金银绣品在古代主要是供奉宫廷、皇族的服饰之用,
刺绣所用的
金银线都是
纯金银线,这些金(银)线由
纯金(银)制成金(银)箔,金(银)箔再切成0.2到0.5亳米的片
金线,直接用做
绣线。或再把片
金线制成金(银)细线,以
棉线(或
丝线)为
芯线,将片
金线旋绕于
芯线的外层而成。这种方法制出最细的
金线仅仅为0.08厘米,比头发丝还细,每米的
金线上绕
金箔3000捻回,现代技术很难做到如此精细。在给宫廷绣制
金银绣品时,还会大量得使用珍珠、珊瑚等昂贵,稀有的珍贵材料在
金银绣中,可见当时制作
金线的工艺精湛及奢华程度。清朝以后,
真金绣制
盘金绣品原料昂贵,已不适用于普通百姓,渐渐被海外进口的洋
金线(
仿金线)所代替。以
宁波为例,
金银绣用的
金线就以
仿金线为多,目前市场上的
金线分国产和进口两种用于
金银绣的绣制。
金银绣钉金所用的
辅线有的用
真丝线,一股
丝线剖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乃至十六分之一而用,
丝线光鲜亮丽,
色彩鲜艳,有的用
化纤仿
真丝,
丝线粗,不易掉色,价格便宜,常用于庙宇、寺观
金银绣品上。例如大幅的幡联、
幢幡、幡门、彩眉、宝盖、桌围等工艺品,结实厚重,经久耐看。
棉絮也是
金银绣的独特的绣制材料,较多是用在垫高绣品的人物的面部或者是为突出立体感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