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汉中在《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一书的《绪论》中将了民间美术家造型思维方法与观察方法大致概括为“求大”“求活”“求全”“求美”四个方面,而让人感到神奇的是,花瑶女性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观察方法进行造型和布局,巧妙地运用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适形造型手法处理图形,随机应变地
表现客观物质世界。花瑶
挑花通常是黑(蓝)底
白线的素色
挑花,
挑绣时一般不描底稿,也不贴纸样,而是根据腹稿或对照样图在粗沙布面上直接
挑绣,依靠“数纱”的方法来把握线条走向和图形变化,随意性很大,很难整体掌握图案形状与布局关系,一旦出现一两针偏差,整个图案就会产生很大的出入,聪慧的花瑶女性善用“
满绣”的办法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通俗地讲,“
满绣”就是满版的
挑绣,不但能使
图样构图饱满,看起来热闹,满足民众的审美要求,更重要的是
满绣图案留出的空白很少,针脚之间的距离近、联系紧,方便于数纱定位,可以减少摹绣样本时的偏差,但同时也给图形组合与组织带来了困难。花瑶
筒裙上的
挑花面积的高度一般40厘米左右,宽度达1米左右,大面积的
挑绣需要复杂多变的图案形象,复杂的图形组合给画面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安排提出了难题,花瑶
挑花用适形造型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筒裙由两块图形相同、方向相反的
挑花布对接而成,形成左右对称的整体构成关系。
挑花图案通常会分为上下两个到三个平行的
长方形,
挑绣根据每个
长方形的面积组织合适的
纹样,中间的一层是主体图案,面积比较大,所以往往是先以一个主体图形为大的
骨架,然后在主体图形留出的空白处,根据空白的大小和形状添加合适的图案,添加的图形造型完全以空白所需要的形状为标准,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创造出巧妙奇趣的图形样式。上下两个
长方形区域,则根据其
带状特点,以
动物或
花卉为题材,采取二环连续的构成形式,使图案简单化,形成了适形造型的整体布局模式。这种造型模式将
挑花所需的造型与布局能力的要求转化到技术层面来解决,即使是没有任何造型能力的人,只要掌握了
挑花的基本技能,同样可以根据样图挑出精美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