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自明、清盛行,一直流传至今,羌族妇女大都擅长手工羌绣。
挑绣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剪纸帖于布上,或按方格经纬,使用扎、绣、勾、纳、提、拼、挑七种手法,单用或并甩,以五彩丝线
挑绣出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图案。羌绣构图严谨,多以几何形状为主,整齐匀称,装饰性强。花纹大多绣在显眼的地方。起到观赏的作用。绣在服饰中心的叫“团团花”,四角形的纹样叫“角花”,边缘上的叫“边花”,羌绣
色彩缤纷,但多以耀眼的火红色为主体,
色彩明丽,充满生机。羌绣花纹图形多以羊、猫、狗等动物,牡丹花、太阳花、菊花等花卉,蝴蝶、喜鹊、鸳鸯等鸟类,麦穗、玉米叶、瓜果藤条等植物为内容,图案大多取自民间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象征寓意甚广,有欢乐、团结、富裕、丰收、自由、永恒、神秘等各种寓意。羌族人民穿戴的
衣裙、
腰带、
围腰、
鞋子和妇女
头帕、
袖口、
衣襟、甚至袜底上,都有
美丽的
挑绣图案。她们不仅通过
挑花和
刺绣使
织物增添了
色彩和
艳丽;而且还利用密麻的
针脚,使
织物的易磨损部位增强了耐磨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审美形式与功能形式自然地结合起来。这种内容丰富、
色彩鲜艳、工艺精湛的艺术,不但展示了羌人的聪明才智,而且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所以羌绣既具有工艺价值,又有实用意义;既显示了羌族
刺绣的工艺技能,又反映了它作为羌族文化的一部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丰富生活的艺术特点。羌绣无疑是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一株奇葩,羌绣工艺愈来愈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因此,有着浓厚文化底藴和较高审美价值的羌族
挑花刺绣工艺,是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