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年画生长于江南水乡,具有图文并解、题材多样、故事连续的特质。由于年画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农历腊月,因此一般都是以
表现喜庆祥和的热闹景象和
祈福避邪等为题材。桃花坞年画也不例外,其主要形式有
门画、
中堂和
屏条等,多以
祈福迎祥、驱凶
避邪、
戏文、
民间故事等为题材,常常运用夸张、谐音、象征等手法进行
表现,富含深刻的寓意。传统桃花坞年画代表作品《
一团和气》是桃花坞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佳作。画面中的人物整体呈圆形,含有致富获利、“团圆”、“圆满”的内容,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期盼着家庭幸福、
和睦,生活美满、
万事如意的良好愿望。故事的连续性在桃花坞年画除了在单张上有
表现外,多张上也有呈现。《
姑苏阊门图》是雍正十二年(1734)由宝绘轩
刊印的,它是以大
对屏的形式,左右双幅合成全景,场面宏大。在这幅作品中作者采用鸟瞰式构图,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盛。整幅作品主要描绘了近处护城河两岸和吊桥上下繁华热闹的街市,河面上穿梭忙碌的各类
船只和远处绵延的城墙街道、林立的帆樯,成荫
绿树中隐约的
楼阁,以及高耸入云的报恩寺塔。无论是街区、
船只,还是画中众多的人物,每一处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作品以绘画为
创作语言,酣畅淋漓地用连续性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了当时阊门的繁华和人们生活的幸福。近景与
远景充分合理地运用,视点由城外向城内的移动,都使人观之仿佛真的置身于图中热闹、繁华的
美景之中。桃花坞年画中这种多张的连续性在
戏文故事里也经常能见到,如《杨家将》、《
西厢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定军山》等。这些图文并解的作品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中,用它特有的绘画语言展现了桃花坞年画的
美丽,正是由于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近于人们生活,因此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
民间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