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面看,与
表现繁华的城市、名胜景观不同,《蜀峰雪景》和《栈道迹雪》
表现的景物显然不可确考,但确是内陆地区山势险峻、山道蜿蜒的写照。两图的中景和
远景所
表现的苍茫的雪山风景占据了画面大半的面积。作品上部的雪山与栈道行旅的
画风基调来自于中国传统
文人画,两图标题蜀山、栈道和雪景,暗示了北方,因为只有北方具有连绵的群山和栈道。而下半部分的画面
表现的看上去像是富裕人家,孩子们在
庭院里嬉戏玩耍。《栈道迹雪》下方有
童子做弯腰状,也有的用双手捂住双耳,应该是回避爆竹声。还有的妇女儿童远远观望,地上没有画出鞭炮,但新年时节燃放鞭炮的祥和气氛跃然纸上。宅邸
园林建筑则处理得更具有透视关系建筑,又以明间敞轩亭廊这种江南建筑为主,可见景物的
拼合成分很
浓郁。值得关注的是,雪山行旅与
庭院婴戏,两个不搭界的传统绘画主题结合在一个画面中,显然具有很大想象成分。暗合了
岁末旅人归家、瑞雪兆年、岁朝迎新的世俗民风,与
民间年画的趣味不同,可见这种作品介乎于文人艺术与乡村艺术之间,具有很强的市民味道,能与此相媲美的,可能只有民国时期上海的
月份牌绘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