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
木版年画,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最早的
木刻雕版技法,彩印与
手工相结合;题材广泛,表达人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内容上多
喜庆、吉祥、长于颂扬,如福寿画局创制的《
满堂富贵》和世兴局创制的《人过七十古来稀,抱着孙子手摸鸡》,构图简炼,概括、集中、丰富、紧凑、完整;以线造形,粗犷
古拙,沉着有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艺
美术品
自古就有的“南巧北拙”之说;人物造形浑朴、饱满、大胆、夸张、生动、性格
典型;形象
朴素而又健康,具有
典型的北方气质;地方特色鲜明,乡土之情强烈,如《买卖兴隆回家来》。为了充分
刻画人物表情,
民间艺人们一般把人头画得大,普遍是头大,腿短,脚小。
色彩多用大红、大绿、大黄和
酱色,鲜明
艳丽,人物服饰花而不繁,鲜而不厌,
色彩丰富而不杂乱,具有
绚烂而又淳朴的艺术效果,使人赏心悦目,爽朗、欢乐。对于
木版年画中历史人物衣服的图案和
色彩的设计与装饰,“一是根据
戏剧衣服和传说;二是把颜色搭配开,要花稍、好看、鲜艳、漂亮。”在大片的
红色、
绿色和浆色之间,他们用
黄色隔开,使
色彩之间有个缓冲的余地,也使
色彩更为显亮。凤翔
木版年画,不用复色和
灰色,色相和色度对比强烈,鲜明,醒目,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和纯粹的
民间美术特色,体现了数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质朴、健康、乐观、明朗的审美情趣。许多画面还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风尚习俗等。所以,凤翔
木版年画不仅是很好的艺术作品,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