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地处冀中,年画历史尚待深入调查,有人认为系受杨柳青影响下而发展,也有传说谓起自明初,盛于乾隆嘉庆之际。从目前发现的武强年画“老版”来看,更多带有明清
版画插图的影响,也有些版片画样源于杨柳青。但总的说来,它属于质朴、粗矿、
明快、简洁的一种,
刻版上以阳刻为主,兼施
阴刻,
色彩鲜艳强烈,乡土
色彩也比较
浓郁。流行于北方农村,销路远达东北、西北、甘肃、陕西、山东等地。至
抗战前期还保持相当规模。武强年画生产系以南关为中心包括周围20多个村庄,武强南关
画店毗连,据1913年调查有
画店40余家,每店年销80万张,著名
画店有天玉和、万兴恒、宁泰、
泰兴,每家在外地都有多处发庄。后来
画店又有八大家,即祥顺、德隆、东大兴、义盛昌、新义成、吉庆斋、同兴、大福兴。(20年代初期又有新八家:义兴顺、正兴和、乾兴、福兴德、新义成、同兴、德义祥、德兴祥),每到8月即大量向外省运销,当时一首
民谣中有:“山东六府半边天,不如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不如武强一南关……”等句,就是生动地形容了武强南关画业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