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北京燕都刺绣厂。
北京燕都刺绣厂位于
朝阳区双桥火车站附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存生产
京绣的最后一家厂。根据
燕都刺绣厂的老厂长
吴国树介绍,
燕都刺绣厂隶属
北京朝外街道联社,创建于1979年年底,它的前身是由6个老太太组成的为
北京首饰厂加工的小生产组。发展到1988年该厂已实现产值240万元,
利润50.9万元。1984年年底扩建了厂房,占地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正式职工126人,产品由建厂初期单一的绣片扩展为九大类百余种花色。70%为出口产品,远销
美国、
日本、
法国、
新加坡、
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朝外街道联社的尖子企业。以出口
日本的服装为例,主要是和服式
浴衣,上面有精美的手工
刺绣,
刺绣的图案一般由日方指定,大多是传统的
花卉图案和
仿古图案较多,如
菊花、
牡丹、
蝴蝶等。一些
仿古图案要求原样复制,并且是纯手工绣制。使用的面料也多是传统的
库缎和
软缎,100%的
真丝面料。
燕都刺绣厂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调整产品的形式、花色和面料,并广泛开发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产品服务的辐射面。当年在
长城饭店、兆龙
饭店、
北京饭店、友谊商店、
燕京书画社、
天坛公园等开设销售点。在产品方面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从最开始的
龙袍、
官服、绣片、
靠垫、
挂屏、
古装衣、武打衣、
坎肩、
鞋面到实用型的服饰类,不断地摸索尝试。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将
京绣图案应用在
睡衣系列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年产量达到6万件。在图案方面也是大胆创新,选择能
表现中国文化的古老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图案,如
龙凤图、
金陵十二钗、百鹤图、
汉武帝像、
寿字、
百子龙灯、鬼蛇、
五毒坎肩、
龙袍等。绣工的
技艺也不断提高,
八九十年代是
燕都刺绣厂发展的最好时期。今天
燕都刺绣厂主要以生产销售一些旅游工艺品来维持生计。
燕都刺绣厂辉煌时制作的5米多长的《春江花月夜》曾在
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获奖,2004年,
北京工艺
美术行业协会在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支持下,赴
法国参加了巴黎万国博览会100
周年庆祝活动。
北京“
燕京八绝”等工艺
美术品中共计15人和单位集中获奖,其获奖作品特点为:一是宫廷特色
浓郁、二是民族
色彩浓厚、三是做工极为精细、四是民间
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