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左“荆雍之界,蛮左数反,山帅文道期积为患,中兵王僧辨征之,频战不利,遣量助之。量至,与僧辨合力,大破道期,斩其酋长,俘虏万计。”荆雍之界为汶阳郡,说明汶阳有蛮左。“(
梁时,欧阳頠)除天门(
湖南石门)太守,伐蛮左有功。”“孝闵帝践祚,出为澧州(今
湖南澧县)
刺史,蛮左生梗,未遵朝宪,至于赋税,违命者多。”以上两则,说明五溪地区有蛮左。汶阳、五溪等都是盘瓠之后的蛮族聚居区。毫无疑问,蛮左包有
瑶族的先民。《隋书》亦载:“尚书……‘荆及衡阳惟
荆州’。……其人率多劲悍决烈,盖亦天性然也。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汉东、安陆、永安、为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诸蛮本其所岀,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
斑布为饰。其相呼为蛮,则为深意。”又说:“其左人……无哀服,不复魄。始死,置已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而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挽歌,歌数十阙。乃衣衾棺敛,送往山林,别为庐舍,安置棺柩。……待二
三十年丧,总葬石窟。”以上可知,蛮左或左人,均承盘瓠之后,其服饰为
斑布,丧葬无哀服,唱挽歌,葬石窟等均与今部分
瑶族相同。又《
南齐书》载:湘州始安郡(今
广西桂林市)所属县有“建陵左县”(治
广西金秀县北)乃是专为“蛮左”之地所设的县。可见,蛮左或左人大部分是
瑶族的先民。就是现在也还有部分瑶民自称左人即“漂棉”。“漂”乃瑶语,译成汉语即左。漂棉即左人。清同治《江华县志》:“境内有蛮左,又有一种莠民,散处山野,衣尚
绒绣花布,短巾。出入
佩刀,居常相接以挽颈,劝觞为敬。土人以其同于瑶。……盖左人之类也。”也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