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这里的裙主要是指汉族妇女的裙子。古代的裙通“群”,意思是说它是由多幅面料拼接而成,一般有五幅、六幅或八幅之制。裙在穿用时需要围系,并不需要缝合。明清时期,妇女普遍穿用裙子,其式样很多,主要有
百褶裙、
凤尾裙、
筒裙等。其中要数
马面裙最为
典型,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穿用也最多。所谓
马面是指裙前后两个长方形的外
裙门,裙的侧面打裥,裙腰多用
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如果
裙摆上打了很多十分紧密的细裥,则称为
百褶裙。为了使这些细褶不走形,使用细线
绗缝固定
褶裥,这些
褶裥在妇女们穿着行走时会呈现鱼鳞状,所以也叫鱼鳞裙。这种款式曾风靡一时,深为女子钟爱。津门
竹枝词中曾有:“
凤尾如何久不开,皮绵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有鱼鳞
百褶裙。”形象地勾勒岀这种时尚。另外,在清代,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裙子样式叫
凤尾裙。
凤尾裙是清代裙的特殊品种,由彩色条布接于腰头而成,
布条尾端裁成尖角,形似
凤尾而得名。因条布之间空隙较大,不能单独穿着,常作为附属服饰围系于
马面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