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蜀锦的
织造技艺,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表现在工艺技术上的显著进步,新品种不断出现,以写实、生动的花鸟图案为主的装饰题材和装饰图案有了重大发展,形成独特的时代
风格。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在唐代的
蜀锦纹样中有所反映。唐代,我国和亚欧一些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外国商人常常由大夏到“东方丝国”购买
丝织品。到现在,古老的南北“丝绸之路”沿途,还不时发现有古代从内地运去的丝织遗物,如锦、丝包、
丝带、绢画、垫褥等。1912年,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在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盗掘了大批古代
文物,其中就有
连珠对鹿斜纹
纬锦一件,锦中织出“
花树鹿”
铭文。这是在
纬线上
起花,仿波斯
萨桑王朝图案的一件重要
文物,它充分反映了唐代
蜀锦的工艺水平。唐代安西诸郡的军费开支,大部分要靠内地运去的
丝织品。张籍的凉州词描述了这样的景象:“无数铃声摇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里所说的“
白练”就有来自四川的
丝织品梓州(今三台县)小练。
梓州小练在
吐鲁番市场上很畅销,当地“
帛练行”规定了它的价格是上等每匹钱三百九十文,次等三百八十文,下等三百七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