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都地区就诞生的
丁桥织机,是以
综片提花为特点的
综片提花织机,古代文献上又称为
绫机。这种
织机具有相当完善的
织造结构和功能,包括
送经、卷取、
开口、
提花、
投纬等。此时的
蜀锦又称为古
蜀锦,以“
彩条起彩,
经线显花”为主要特色。而
丁桥织机就是以
织造这类
经锦见长的一种特殊工艺与结构的
织锦机。让人惊讶的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
丁桥织机今日再现。1979年,多年从事
蜀锦研究的专家王君平先生及课题组在华阳(华阳古称广都,历史上与成都、新都齐名,并称古蜀三都)等地农户家中发现了一种十分古老而奇异的
综片提花织机,完全是竹木制造,其结构完善,工艺奇特,造型罕见,当地村民称之为“
丁桥织机”(俗称辫机、
绫机),它是
编织蜀锦的重要工具,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
丁桥织机一脉相承。据当时初步调査和不完全统计,1980年前后,华阳农村还有
丁桥织机600多台,有些人家一户就拥有两三台,可谓“家家有
织机,户户出
织锦”。当年东晋左思在《蜀都赋》中描绘的“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其情景在当今华阳依然鲜活存在,足见文化脉传的生命力何其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