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云锦”一词有意识地作为南京地方多种
提花织锦的代称是晚清以来的事情。历史上品种的命名是有自身规律的,一般来讲应该是先诞生了品种才赋予了名字,并随着品种的丰富其定义愈来愈完整。目前对许多边缘品种是否定义在
云锦的范围内还存在着探讨的空间,如技术含量较低的
库锻可分为起
本色花的
暗花库缎和花地两色的花
库缎,在
织锦的大范围内对应的就是
暗花缎和
闪色缎,两者有差别的话也只是规格上的差异,如用料方面
库缎纬丝较粗,
经线密度较高,手感厚实,
色彩亮丽纯正,但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可以这样理解,即高档的
暗花缎称为
库缎。从现在对
云锦品种的认识来看,
云锦与同时代的丝织品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汉代的织成品种、宋代的
缂丝挖织工艺,就没有
云锦通经回纬的
妆花品种;没有
纳石失等大量用
金线,就很难有
云锦金宝地、
织金锦品种的产生;没有
宋锦彩锦,也很难有
彩库锦的出现;没有大花楼
织机,就织不出多
色彩、大纹样的
云锦匹料。更进一步看,
云锦中许多品种如八搭晕与
宋锦中的重锦或
细锦在工艺和组织结构方面如出一辙。与现在命名方式不同,古代对一个品种的命名并非全国统一。在
丝绸命名方面,有的是根据地组织来命名的,如明代的缎一般称“
纻丝”;有的是根据用料来命名的,如“
织金”大量用
金线显花;有的是根据工艺来命名的,如“
妆花”釆用局部盘织和通织相结合的工艺。受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同一品种或相近品种的称呼往往不同,这样某些
云锦品种的地域唯一性也就存在某种质疑,因此把
云锦放在同时期的中国
织锦大范围内来对比研究,才能全面地、更好地了解南京
云锦。以下分别介绍
云锦的各类品种及
云锦与其他
织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