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养育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说中蜀山氏的来源十分古远,早在先秦已见诸记载。《世本》、《
山海经》等先秦古籍即载有“蜀山氏”名号。及至汉初,在《大戴
礼记》和《史记》中,均载有“蜀山氏”之名。从这些史料中反映出,早在新石器时期的
渔猎时代,蜀地的岷江上游河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各种林木和野桑生长茂盛,野蚕繁殖很多。在那里,聚居着一个古老的氏族,他们虽然还处在没有文字、没有
礼乐的原始社会,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生长在野桑中的一种虫类所结的茧,加工以后,可以做成柔软温暖的
丝绵,抽出的丝,可以织成服用品(絹、帛),全族人便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那时,人们称这种野生的虫类为“蜀”或“蛹”,称这一带的山为“蜀山”。依地取名,也就称在这里生息的古老氏族为“蜀山氏”,这就是“蜀山氏”、“蜀国”得名的来由,“蜀”也就成为这一氏族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