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还提到了
图式语言一词,对此涉及到两个内容,一是对
湘西苗族
挑花的
图式语言研究,二是
湘西苗族
挑花图式对
艺术家的个人
图式语言形成的可借鉴性,只有深入研究
挑花图式语言才能探索出对艺术
创作的有哪些可借鉴点,为此国内也有许多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
图式语言的研究。例如张俐的《三峡民间刺绣中的
花鸟图式研究》,文章主要研究三峡民间刺绣中
花鸟的
图式对当代
花鸟画创作的启示,并从造型、
色彩、文化寓意等方面深入研究
花鸟图式的审美价值,以此让三峡民间刺绣中的
花鸟图式在现代
美术作品中得以发展;周薇《论民间
图式在
壁画中的运用》,通过研究传统观念、民族信仰和民俗文化对民间
图式的影响探究它从古至今在
壁画艺术中的发展与变化,并通过研究民间
图式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为当代
壁画艺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西安美术学院王媛的毕业论文《线形线义—陕南民间竹藤编结
图式研究》,从民间竹藤编结艺术的线入手,深入研究它的文案形态和设计的价值,探索其文化价值和
纹样图式对当代设计艺术的借鉴。周文萍《解析
湘绣的艺术特点及对
油画创作的借鉴意义》,通过对
湘绣的造型特特征、形式语言、
色彩体系等研究其审美价值在
油画中的借鉴,同时也分析了
油画作品在
创作思维、
表现技巧及
色彩体系中对
湘绣的借鉴,为
油画艺术该如何与民间文化相互借鉴中提出个人观点;对于绘画
图式研究的论文有王隆的《浅析
图式在绘画中的构建》,他将绘画
图式概括为抽象的概念他说:“绘画
图式是一种思维观念与审美追求的延伸,涉及到画面中各种形式的关系整合”这个观点认为
图式是个体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加工从而形成的审美理念,
艺术家可以从认知事物中提取各种元素进行排列重组最终使画面和谐统一;黎波的文章《论现代
油画中个人
图式语言的运用——以吴冠中艺术为例》,他在文章中指出在当下的
油画创作中我们必须要有自我探索的精神,论文主要分析了吴冠中的个人
图式对个人构建新的
油画图式语言的重要意义,以告诫
艺术家们在绘画上要有精神追求,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绘画价值;阿尔木在《
图式的意义与价值—对传统绘画程式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
图式是
画家个人常用在作品中的,组成其作品的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样式,是
画家从生活经历、经验中提取在脑海中形成的对外部事物的认知,并经过自我加工将其形态抽象化、简单化的构成样式。国外对
图式、绘画
图式语言的研究较多,对苗族
挑花图式语言的涉猎很少。
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其《记忆》一书中,他通过研究自己对于
图式的理解和释义并得出结论“
图式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外部延展,它直接关系到客观世界中互相物体关系之间的关联,在绘画这一层面来讲,
图式其实就是在画面中将不同图案形状的组合与有序组合,以及对称,平衡,对比和谐等相关特征”。纳尔逊•古德曼所著的《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他在书中对
图式的概念作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可选择物的固有集合即
图式,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标记组成,而且随语境而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