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年画对普通百姓起着“
宗教”的作用。西方人有
宗教信仰,中国有儒道释传统,但这些还不是
宗教信仰,那么,
民俗年画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中国人的
宗教,或者说成了一种
民间信仰。并且人们在年画
创作中融入了众多的
道教、
佛教及
民间崇信的神灵,比如凤翔年画中的
家宅六神、
佛祖释迦牟尼说法、
财神等等。人们供奉年画中的诸神,就是为了驱邪避灾,
迎祥纳福。很明显,人们对这种
民间信仰的敬仰主要体现在功利性上。
民间年画之所以在
民间的流传广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它的文化心理取舍。这种把贴年画当作自己信奉的
民间信仰,产生于
民间,根植于
民间。推崇
民间信仰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但中国的普通民众从小受
世俗教育的影响深远,他们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超脱的只去追求精神上的
解放,他们渴望的是神灵能给自己实实在在的东西。加之我国的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低,对事物的认识上也不够,这也决定了他们对这种
民间信仰功利性的追求。传统年画作为
民间信仰所体现的功利性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
民俗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功利性也是中国
民俗信仰最本质的特点。中国
民间信仰门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其最基本的特性还是实用性和功利性,
民间年画生产出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和人民息息相关。人们依赖
民间年画这种信仰寻求到精神愉快,寄予其美好愿望,更可以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民间年画作为最基本的文化
图式,它所反映出的功利性直接适应了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