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游类山水是记录山川名胜的一种图画形式,带有较强的
写实性,在中国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据记载这种题材最早源自唐代,如吴道子嘉陵江山水
壁画、诗人画家
王维的《辋川图》等。我们现在可见到的最早实物作品是敦煌
晚唐五代
石窟壁画《
五台山全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标有地名,确切地说是带有名胜
地图意味的
山水画作品。卷轴
绘画史上有名的纪游
山水画作还有:南宋
李嵩《西湖图卷》;明初王履《华山
图册》作于洪武十六年(1383);清代画家梅清(1623-1697)、石涛(1642-约1718)、弘仁(1610-1664)的《黄山
图册》(有不同时段中
创作的多本)以及明末清初画家黄向坚(1609-1673)《寻亲
图册》所描绘的滇中山水,等等。由于和本文关注的问题距离较远,在此不做赞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
绘画史论述。在
版画创作中,名胜纪游的作品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的地方志插图中,如:
明万历七年(1579)俞思冲刊的《西湖志类钞》,同属万历年间刊的《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和《西湖游览志》。而保存于地
志书中最为精美的纪游山水
版画当属画家
萧云从(1596-1673)参与
创作的《太平山水图》
木刻组画,堪称历史上纪游山水的
木版画杰作。在地方志中,
雍正年间李卫编刊的《西湖志》中采用
木版墨印的附图作为
独幅作品存在,脱离了地方志。还有的
木版画作品带有导游
地图和旅游纪念品性质,如:《敕建南海普陀山境全图》、《
御题天下大峨眉山胜景》和《集咏燕地八景全图》,也有的作品采用
石刻拓印的方法,如:《太华全图》和《关中八景》。可见明清两朝地志类名胜纪游
山水画十分兴盛,不但各地均有
出品,而且已经脱离传统中国画的藩篱,超出书籍插图的束缚,发展成了一个名胜纪游的——独立体系。洋风姑苏版中纪游题材数量众多是有其时代文化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