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人偶
神祗崇拜,则为人类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后产生的,即“偶像崇拜的大规模发展,始于文化社会初期”。有些学者认为,偶像崇拜的产生最早源自
祖先崇拜观念,是有道理的。人类原始初民社会的部落群体,发展到
氏族制社会,产生
氏族酋长或族长,在部落中逐渐树立其司掌部落的最高权威,其死后便为本
氏族敬仰、缅怀、追思,渐而渐之,便产生了
祖先崇拜观念。但这种
祖先崇拜观念,并不一定是到父系制社会时才产生的。笔者认为在母系
氏族社会的晚期便已经有了
祖先崇拜意识。不过,当时的崇拜观念是女
首领、女酋长而已。不论是女酋长或男酋长,均为后世族众所敬奉
祭祀。族人为了怀缅和求祈其
祖先护佑族人,便制做简单拙朴的神偶,作为
祖先的替身和象征。其中,图腾崇拜的意味很重。所以产生了某些半人半兽、半人半禽以及人首兽身或兽首人体的多种神偶。这是由物灵崇拜向
祖先崇拜的过渡形式。在当时生产发展的程度下,已经产生了相当繁荣的原始艺术。如当时已经出现了
构图比较复杂的岩画,写实与
写意,现实生活与
神话世界熔于一炉。有些
原始人由最初的简单的
素描性绘画,而发展成为工艺复杂、造型
优美的
雕刻等多种技法,音乐舞蹈也有了向表意深沉而含蓄方面发展。口碑文学,如
神话传说,则发展到了繁荣阶段。从考古中,我们发现新石器以后
彩陶、
雕塑都有突出的发展,各式
纹饰图案已经相当复杂精细。在此基础上,人的主题被强化突出。古人便将
祖先人像绘制成简拙粗糙的人形偶,尊其谓神祖,予以虔诚祀拜。从我们已经掌握的大量萨满
祭祀规程和众多神偶形态中可以分析,
祖先崇拜的人形神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形神偶的制作已由粗陋而日趋精美细致,人偶的形态、内容、、种类、大小已日益追求细腻逼真。偶像的脸态表情,由简单的表意性刻法,发展为精刻眉眼耳鼻。
衣饰也着意显示生活化、形象化,并且
外罩皮制
衣衫、毛
皮靴,尤近似真人形态。明清以后,北方
萨满教祖先崇拜神偶,由木刻而发展为彩画
影像。近世所发掘古墓与征集到的偶像,多为彩画偶象,除
祖先影像外并插画
日月鹰鸟虎熊蟒蛇等图案,亦有单画
祖先影像和
日月骏马、
聚宝盆等图案,显示年代更为晚近了。
影像的传布,其思想观念主要是因
祖先崇拜意识日益强烈,并受汉文化孝道观念影响,认为“远神制偶,祖神绘像”是恭亲敬神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