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本书中我并没有大量引用西方历史人类学的专门词汇及理论,在羌族田野中我也没有探询西方历史人类学者在南太平洋或系非洲田野里所提出的热门问题。对此我的解释为,本书讨论华夏历史记忆反映的族群边缘变迁,分析弟兄祖先故事中的历史心性及相关社会情境,讨论人如何践行、夸耀、攀附、批评文化习俗,如此之微观社会过程又如何造成历史变迁。我认为,这些对社会、文化与历史之间错杂关系的讨论,以及关于符号与结构,个人与社会,以及社会情境与历史变迁之探索,也是我所认识的historical anthropology以及更广泛的当代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议题。以
中文之“历史人类学”来说,在中国此一田野中我们应有特殊的学术与现实关怀,
表现在可能不见于西方his_x001F_torical anthropology之用词、问题、理论取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