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拥兵独据北方,图谋不轨,拒
孙中山邀其南下之请,于民国元年(1912)二月十九日,故意制造津、京、保之兵变事件。驻防于
天津周边之
官兵,夜晚得令,进入市内烧掠抢劫,估衣街、北马路一带,火光四起,人声喧嚷震天,设于北马路乐壶洞内的一些杨柳青驻津
画店所存之画版,被火联及,也闻有毁损。翌年,直隶教育司社会科大量石印《楼护守义》、《游杨立雪》、《家禽守信》等之价廉彩色“洋画”。此时杨柳青年画行业已步入下坡之路,作坊都靠印些老版画样,和门神
灶君等,来支撑门面,势难再购枣梨新版,但又为了生活,不得不起来竞争,只好取用旧版
刨平,重刻新样,借此减轻工本,来勉强维持。民国四年(1915),直隶巡按使公署教育科订年通审核办法,派社会办事处科员林兆翰(墨卿)监督,将杨柳青画版分作三类:一、禁印(如《
翠屏山》、《王祥求鲤》等);二、暂印(如《过新年》、《大发财源》和部分戏出);所余
第三类“准印”者,版样就无几了,清代
民间优秀传统的古典画版,在这样粗暴专横的“改良”政策之下,好多
美丽的
神话传说,精彩的戏出故事和那寄寓人民未来生活憧憬的吉祥题材的画版,都被弃如敝履,散亡糟踏了。同时,清末
刻绘的那些内容旨在
讽喻劝诫的,如《不知自量》、《礼尚往来》,以及提倡废八股、办新学和传布科学知识等,所谓文明进步的“改良年画”,因被
当局斥为“不合潮流”,
原版也都在此时期散佚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