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画来源于门神,起源于汉代。最早为
神荼、
郁垒,传说中能治恶鬼的神;虽属
神祗,但人们并不
祭祀他,而把他悬贴在门上,用以
镇宅、驱除妖邪鬼怪。门神历来多指
钟馗、
秦琼和
尉迟恭。
钟馗是传说中的人物,
秦琼、
尉迟恭则是唐初著名的
武将,这三人都有一段令人遐想的
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期间,革命的美术家利用
民间贴门神的习俗,
创作了一些现实题材的
门画,如《讲究卫生、人兴财旺》(古元作,1943年)、《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
彦涵作,1944年)、《
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张仃作,1947年)等,天津人美社于1954年建社后,也
出版了不少现实题材的
门画,如《开花结果》及《合作
丰收》(张凭作,1959年)、《和平幸福》(单应桂作,1959年)、《相互支援》(陈谷平作,1959年)、《新
龙凤呈祥》(
中央工艺美院集体
创作,1960年)、《四
喜庆丰收》(林曦明作,1960年)、《工农联盟》(徐云作,1961年)等,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年画中的
门画虽也有些现实题材,但在出现了
秦琼、
尉迟恭的画像以后,农村的年画市场就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呼喊着“有卖真门神的了”。许多乡镇集市形成抢购现象。这一对曾经给
唐太宗把门
驱鬼的
武将成了年画市场的宠儿。相当多的
出版社在年画选题中都大量印刷
秦琼、
尉迟恭的
门画。同时又将
燃灯道人和
赵公明、
孙膑和庞涓、
萧何和韩信、吕布和
周瑜、
关羽和
张飞、武松和周处、雷横和孙立、
孟良和焦赞、岳飞和
郑成功、
梁红玉和
穆桂英、杨文广和
岳云等都列入门神榜上。画面中所有门神都是身着盔甲、手持重兵器,威风凛凛,有的门神还将眼珠瞪到眼眶外,致使有的读者反映:农村婴童见了骇怕。后来,又发展到把门神的“
职责”改变,画中虽还是两员
武将,但标题和
背景已成为“
恭喜发财”、“迎祥如意”、“大吉大利”、“福喜到家”、“瑞气盈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