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的图案
纹样精致美观,造型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图案
纹样是绣织
壮锦的一个重要装饰手段,它像一位
高明的
化妆师,为本来平淡无奇的
锦面绘上彩虹,铺开
云锦,栽出
花草,泛起涟漪,让
壮锦美的神韵充分地显示出来。所以,壮族妇女在织
壮锦时,都要独其匠心地设计图案
纹样,以美化
壮锦和人的生活,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让人们在美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性格,净化自己的心灵。人们
创造了图案
纹样,但图案
纹样也美化了人。图案
纹样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
情感符号,它汇集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蕴藏着一定约定俗成的文化涵义,表达了一个民族持定的生活情操和审美观念。
壮锦的图案
纹样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与自然界中吸取素材。宇宙间的万物都内涵着不同的图案形式,飘浮的
云彩,起伏的群山,潺潺的流水,艳丽的
花朵,
翠绿的小草,
飞禽走兽……,无一不展示它们内在的生命活力与外在的形式美。壮族妇女通过对周围世界这些自然物的长期细致观察,然后加以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有选择地将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实物按自己的思想
情感与需要,简化为
几何纹样、自然
纹样和动植物
纹样,装饰在
壮锦上。由于这些图案
纹样是作为一种装饰手段而出现在
壮锦上的,所以,它在题材内容、
构图等方面都必须注意民族审美观念和趣味爱好,注意神韵的
表现和意境的
创造。诚然,作为自然物来说,它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外在的形式美,但壮族妇女在织
壮锦图案
纹样时,往往不满足于对自然物的模仿,她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为了追求更高的意境和美的享受,总是要对自然物进行
创造性的艺术加工,选择自然物中最真实、简洁、精美、生动的部分,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按照美的形式规律,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高度的艺术
提炼、概括、夸张、变化而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
纹样,从而使其比自然物更美、更
典型、更理想,进而达到主客观的高度完美统一。这种经过高度凝炼的图案
纹样,物化了壮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融入了壮族人民的炽热感情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它具有一种质朴的艺术魅力,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引起人们心理的反映与共鸣。如
壮锦中常见的花、鸟、鱼、草等
纹样,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但通过壮族妇女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采用比喻、象征、拟人、寓意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再现于
壮锦上之后,这些动植物
纹样就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更自由、更
美丽、更富于幻想、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又以龙、凤
纹样为例,这是一种根据想象由各种
动物综合而形成,象征某种神威和寓意
吉祥的
纹样,几千年来,一直深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唐来时期,龙逐渐成为中原地区
皇帝服饰的装饰
纹样,
构图张牙舞爪,威武腾空,令人望而生畏。而地处
边疆的壮族,其织的龙
纹样就别具一格,姿态万千。有的头部雄像狮般的威武,两条长须,既有龙的形像特征,又如两根蔓生的枝藤;卷曲的躯体用
花草组成,既简炼朴实,又活泼可爱,富有生活情趣。这和中原地区封建制时代把“龙”作为权力、神圣的标志是截然不同的。凤也是
壮锦中常见的
纹样,它概括了
孔雀、
锦鸡、
公鸡的部分特征,所以,
壮锦中的凤是完全理想化了的艺术形象。有的省略了双足,有的夸张了头部,有的强调动态;凤的双翅,有的生于两侧,有的画于胸前,有的绣于头上,整个
构图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这种真实与夸张的统一,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使整个图案
纹样既有古朴稚拙之处,又有新鲜活泼之感,显得生气勃勃,充分地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生活
情感和聪明才智,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