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金阊
三百六十行》和《西湖十景图》的构图启发,笔者发现了一张由两联构成的《连昌宫图》。该作品左联
画题:“连昌宫图。倚遍
雕栏转曲廊,绣帏寂寂昼偏长。君恩亦共春光转,一夜东风绽海棠。吴门沈朝写。”两图的资料来源不同,左联的资料是
黑白照片,而右联是彩色图片。两幅作品的
染色情况差异较大,比如同样处于作品下方的岸堤
砌石,在左联中的
明暗与上方的栏杆一致,而在右联《
楼阁富贵图》中被染成了浓重的颜色。因此,很难想象两件作品能合并一处。然而两者最关键的联系恰恰正是在这个地方。因为栏杆的
形制与
尺寸大小完全一致。在
表现手段上,两图栏杆主体的石头都是用碎点来
表现石头的
肌理。而石柱和下方的
砌石都是用竖排线来表达。尽管右联《
楼阁富贵图》中的
砌石被染成很重的颜色,但竖排线的版印痕迹还是依稀可见。如果将两图的栏杆缩放至同样大小,并放在合适的距离,那么两图上面的物体,无论
远山、
楼阁、栏杆还是水面的倒影,都能够一一连贯起来。两图
表现的内容都是
童子美人的传统题材。从这幅作品的拼接情况还可以看出,同一
印版印出的洋风姑苏版,在
染色的工序上并不完全一致。或者它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历了
染色的再
加工。与左联相比,右联《
楼阁富贵图》的裁切较为厉害。现在标明
尺寸为高1001毫米、宽505毫米,估计宽度应该在550至560毫米之间,高度应有1100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