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
刻版之前对
墨线稿的校验是非常严格的,这种过程一般要经过定题材、定内容、要朽样(行话,即打底子)构图、
描画几个阶段。在西凤世兴画局初创阶段,大概有四位专门从事
创作的画工,立意
创作时,这四位
创作人员首先要共同研究每幅新年画的内容和
表现方式以及总的布局,然后分头朽样子。一般先用木炭条轻朽(也称为虚朽),虚朽的样子易擦,并好修改,经过多次修改后,初定一个大样,再细朽初样。然后个人把自己细朽的初样合放在一块,共同审样子。这次审样子主要是对各人所画画样的总的布局、人物的大的造型结构、景物运用和搭配位置等先做一次评审,也叫点样子。在审的过程当中,对各人的画样不合理的部分作一次梳理,经共同评定,对样子修改意见一致后,根据几人所定
画法再改样子。这次审样子对年画的
创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这次修改的幅度都比较大。改样子的过程又是一次
创作人员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再
创作的过程,除改动以前的
创作中大布局的不足之处外,主要是要对新画样进行细化处理,注重对人物神态的
表现和动态的展示,使年画样子布局更合理、人物更传神、更富于动人之感。然后第二次放到一起评定,这次叫定样子,一般到这一步时,画样已经没有大的纰漏,一般只是把局部或零星地方做一修改便可定稿了。在定稿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用
毛笔描样子,在描样子时,更要注意以不同的
线描形式去体现画中人物的
形态,而且由于画匠的各人的绘画
风格各有不同,所以对于
线条的运用他们各有独到之处,在用线上无不打上那个时代和个人绘画
风格的烙印。比如世兴画局中有一对《
四时报喜》、《
吉庆有余》的吉祥年画,虽然是同一个时期的两个人
创作,但其艺术
风格却大同而小异;又像世兴画局的《白朗过秦川》一幅,从场面、人物的装饰和造型上均逼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创作从画面布局、人物主次、
静物和
背景物的层次感等诸多方面使所
创作的年画既要美观大方又要富于时代气息。又有凤翔年画中的《小人图》一套,它以
漫画方式来
表现和讽刺西北
民间那些小人们的形象和
腐朽的社会风气,风趣幽默,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