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
木版年画的造型方式和艺术
风格汲取了中国
工笔重彩画和
民间版画艺术的精华。元、明、清三代(公元1271年—公元1911年)定都北京,宫廷中聚集了大批画家。他们承继了宋代院体画精密不苟的绘画
风格,不少人艺术造诣甚高。因
天津杨柳青镇靠近北京,当地有很多画师亦曾被召入宫廷为皇家
作画,他们深受院体画的熏染和影响,故而北宋宫廷的
工笔重彩画传统在杨柳青
木版年画中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杨柳青
木版年画的
制作方法为“
半印半画”。前期工序与其他
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
套印,而后期
制作却是以
手工彩绘上色来完成。因此,其既有
版画的
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
笔触色调,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其形成了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堪称一绝,为了让人物形象细腻俊美,大多数细节如面部要工笔细画,一个头脸至少须费六七道工序绘制。艺人们在人物的头脸上敷一层
白粉,再蘸胭脂色,在双颊上各拧转两三圈,至匀淡适宜为止。由于所用
色彩加调了
白粉,使作品显得更为
柔美雅致,效果极佳。艺人们把含有
淡雅效果的
色彩称为“
软色”,含有鲜明、强烈效果的
色彩称为“硬色”,
作画时软硬色兼顾、互相呼应,突出了画面整体色调的效果。更令人称奇的是杨柳青
木版年画
彩绘填色的
画法。画工将
套印完的画
坯子矾于“画门子”上,使画面上的人物都横躺过来画,这样的
画法在其他绘画中从未见过,当属杨柳青
木版年画画工的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