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些
丝绸卡片,十余年后成了此次《金元卷》的基础。但求学期间制作的卡片,今天看来实在粗糙。除了原图和文字说明,基本没有
线描图,更谈不上图案复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够出版所用。所以,我一边查找资料、收集图片,一边请人帮忙
绘图。其间,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少图片,想要找到高清原图已非易事,再想要复原
纹样,真是难上加难。所幸得到诸多
前辈、学长、
同事和朋友的帮忙,正是他们的鼎力相助,才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出版。为此,我真诚感谢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徐铮副研究馆员、孙培彦馆员、赵帆馆员。从我读研开始,
中国丝绸博物馆就为我提供了诸多方便与帮助,岂是感谢二字所能涵盖的。此外,
浙江工业大学的袁宣萍教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徐丛璐老师、毛明老师与齐婷、丁超超、吴立波、俞慧敏、徐心成、王慰舒、鲍俊、卢子慧同学,
东华大学的王乐副教授与朱意同学,
浙江理工大学的鲁佳亮老师、苏淼老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刘珂艳副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的段光利老师,
新疆大学的买发元老师,
中国美术学院的李爽同学,
杭州奧赛德布艺有限公司的柳洁渊设计师,宁波市鄭州区百代广告公司的励雪芬
经理都为此书助力不少。其中,袁宣萍教授于百忙之中通读了整稿,提出若干有益的建议,督促我完善
书稿;徐丛璐老师是我的同学兼
同事,她牺牲诸多休息时间,与我探讨
纹样的复原,不厌其烦修改图片,没有她的耐心和细心,我的工作将面临很多困难。柳洁渊设计师以他极佳的绘功,绘制了本书中多幅难度很大的作品,对他的雪中送炭我深表感谢。同时,感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感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及仲亚萍编辑,仲编辑耐心细致,十分敬业。上述各位为本书提供的帮助,毋庸置疑是该成果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