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早期星祭中所虔诚
礼拜的宇宙星体,皆属于北方星空中常见的冬令星宿,俗称“祭冷星”或“祭夜星”。这些被祭奠的星宿,视为专属司寒司夜的穹宇神群,此外还有迎送“舜莫林”(日马)的宇宙大神和布星
女神,以及教地上人类谋生
技艺的妈妈神群。
萨满教在
祭祀中统称谓“图门乌西哈”(万星)、“明安乌西哈”(千星),或叫“奥伦渥车库”(辰星祀坛)或:“乌西哈玛发”。
萨满教观念认为,宇宙间密密层层象云雾似的星群,是活的世界,有生命,有
灵魂,有知觉,有洞测些微的眼力,也有人的性格和感情。它们都是天穹中和谐平等的大家族成员,也象人一样
日夜奔忙着。它们是有超凡的神力,象鸟一样以光耀为羽翼,飞翔在空中。所以,
萨满教神谕中称
星辰为“卧顿嘎思哈”(宇鸟),或称“爱新嘎思哈”(金鸟)、“猛温嘎思哈”(银鸟)。它们用双闪光的白
翅膀成群结队、秩序井然地由东朝西飞行着。朝朝如是,夜夜如是,在黑夜里追赶月神和日神,把
白色的光耀给了人间。
萨满教敬崇九天中的
日月星辰的光耀,赞美为天的
眼睛,认为白光为苍空的
本色。
白色又是
日月本色,星光与火光的
本色。年轻的颜色是
白色,壮年颜色是
黄色,老年颜色(衰落色、凶色)是
红色。因此倍崇
白色为天色、
正色、生命色、
吉祥色。在满族等北方民族夜祭的背灯
神祗,其中就有一位伟大的宇宙布星
女神卧拉多妈妈,即穹宇妈妈,相传是满族创世神话中宇宙三
姐妹之一。她是人身鸟翅的半人半禽
神祗,身穿
白色鸟羽皮袍,背着装满星星的小皮
口袋,萨满背灯祭时,要身围白裙,手摇腰铃或洪鸟(铃),两肘扇动象征
女神飞翔在天的英姿,诵唱神词。萨满魂灵要登到九层甚至三十余层的宇宙高天之上,去寻访宇宙
神祗,
动物神祗和本
氏族祖先神祗,也必须祈请卧拉多妈妈
女神相助,求她赐给白
翅膀,指引天上光耀的
星辰们导引,帮助照明,
护卫和供应饭水,或借“星桥”给萨满魂灵做天上的歇脚包(家)以便继续跋涉远程。苏联学者阿列克谢耶夫曾撰文介绍,雅库特萨满为到遥远的天上拜谒宇宙大神乌鲁托依翁,在天穹“途中需休息39次”。满族萨满故事《西林色夫》中西林萨满,有看天本领,经过幻觉中的10日行程,到达天穹中东海
女神乌里色里居住的“洞顶金楼”。所有萨满魂灵的
飞天神功,若没有众星神鼎助是办不到的。以宇宙万物有灵观念为其思想基础的原始
宗教萨满教,敦乌云(教
徒弟)或举行某项神事活动,都要诵颂星赞神谕,都必须先祷祭
星辰,祀礼分外虔诚,而且星祭
禁忌颇为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