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竖线,以防
雕刻时
刀口顺着木头的
纹理拉的太远,使横线
断线,造成残缺。一般先用轻刀将轮廓线内线划开,屏住气,一口气刻
二三尺。刻的时候还要注意手上用劲的大小,劲太大会刻
断线,太
小刀又吃不到木头里去,一般都是右手握刀慢慢游走拉线,左手的大拇指指肚顶住
刀口上方未开刃的地方。刻完第一刀后,再用挑刀法照准第一刀刻第二刀、第三刀直到刻至所需深度。这里要注意每一
线条的第一刀刻划,这是定线的一刀,所刻线的粗、细、曲、直、流畅和线的刀味、
力度都将体现在这一刀的刻划上,所以第一刀是最重要的一刀。更要发挥单刀木刻以及拳刀的特长,使刻出的板子取得用笔难以
表现的艺术效果,
表现出木板
雕刻的刀味、木味和韵味。一般比较大的版和粗
线条的版刻的较深,小版和细
线条版较浅。木板刻深一般在三到六毫米之间,因版而异。世兴画局的画版
雕刻线条匀称流畅,起笔处稍轻,落笔处稍重,头上线轻,脚上
线条较重,这只有很轻微的变化,一般不很明显。由于用浆糊
贴版,所以
刻版时要稍稍地刻去
线条的一部分,使现刻
线条略细于原
贴版线,如果说一条线为三分之三的话,里侧需刻去三分之一,外侧刻去三分之一,最后也只留三分之一,这样刻好版后,
线条才刚好符合原画的粗细。对于年画
墨线版雕刻时,还应特别注意两线或多线交叉处的刻划,由于前面所说,凡线第一刀都是直接刻划,从不跳刀,所以交叉处在第二刀、三刀刻时要把交叉处刻到位,俗话也叫“要交待得很清楚”,在这些交叉部位不能出现任何模糊不清或粘连的大弯角现象。
刻版过刀不够,交叉处不清是木板
雕刻的一大忌讳,需要绝对注意做好。另外木板
雕刻时对于用刀的角度,也是线的两面坡度,
陡刀立线分直形和坡形两种,一般
线条坡度直,所印数量大,版印数多,坡度大印数少,一般繁线密线宜直坡,简线竖线宜坡度稍大,这种刻出的画版利于印刷。刻好的版子要用带木把的偏刃平口刀沿线的两根剔平大底,尤其要逐线检查两线或多线的交叉接连处是否刻剔清楚并将线根全部剔清,刻好的版子剔完大底后,本身就是一块艺术价值很高的美术品。板子刻完后需用清水刷洗去
纸浆部分,放到通风处
自然晾干,使其显出真木为洗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