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随着国家对这个重视、宣传
力度的加大,不光是艺术界和收藏界喜欢传统年画,城市里面的一部分文化人他们开始慢慢喜欢这些东西。他们不是专门的搞艺术研究用,也不是专门用来收藏,他们只是把这些挂在自己家的居室里面当作一种装饰品来用,这下就慢慢的从另外一个方面开始普及,开始大众化了。这个现象是近几年才新出现的。在这几年凤翔年画卖的相当好的
广州、深圳等地,购买
民间艺术品(不光是年画)的已不仅仅是搞研究收藏的人了,更多的是一些城市里的普通百姓。他们在买的同时也经常询问哪些年画贴在哪些地方,有的干脆就告诉我他们新买的房子在做装修,准备买些年画回去装了镜框布置家里,并让我们给他们推荐一下。还有一些
饭店,酒店,他们也成批的买年画回去做店面和客房的装修之用。所以这几年,买门神的人反倒没有买
十美图和
风俗画的人多,而一些历史题材的年画就更少有人买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民间艺术正在向回归民众的路上走,是值得欣喜的。相反的,农村的老百姓对传统年画越来越淡漠。但随着城市里的文化人的喜欢,相信以后也会影响到很多农村的人们,使这个成为一种风气,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个时间很漫长,只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又回归到农村。因为年画在过去就是从宫廷流传开始影响
民间,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农村又消失了,开始到城市里面找空间,等被城市的文化人认可以后,又返回去影响农村,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循环过程,也会有大的市场。所以作为传承人,一定要想着怎样把年画的
创作工作做得更好一点,怎样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是最重要也是最要探讨的问题。就凤翔年画这一块,现在有300多个品种,我大概还要做一些新的尝试,预计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先做十幅左右的
创新年画,试探性的放到市场中去,让大家先考评一下,再反馈回来,咱们再做一些修改。因为过去的年画也都不是一次
成型的,大多都是先放入市场,收到修改建议后,再
翻刻复制,投入市场,经过这么多次的反复以后,才
成型为今天留下来的这个样子。所以咱们现在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去做,可能才会最终的发展下去。只有老百姓自愿地把
民间的年画买回家里去,而不是我们硬塞给他们,这样年画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只有经过反复的修改和锤炼,直到老百姓很喜欢为止,这也才说明这件作品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