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书画谱》大致是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辑集镂版,
天启七年(1627)刊成,比《
萝轩变古笺谱》仅晚一年。据杨文耿在此谱的『小引』中说:『淡淡浓浓,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程家钰《门外偶录》载:
胡正言对
刻工『不以工匠相称』,与他们『朝夕研讨,十年如一日』;十竹斋的『良工,十指皆工具也。指肉捺印有别指甲,指尖有别于拇指也。初版犹可见曰从指纹,岂不妙哉。』该谱为饾版
套印,未用拱花。《十竹斋
笺谱》的
刊刻,始于崇祯十七年(1644),刊成时已是南明弘光元年(1645),共380余图,
刻制兼饾版和拱花,其中用拱花技术的有75幅,益显五彩缤纷,清芳秀雅。应该说《十竹斋
笺谱》的成就是高于《十竹斋画谱》的,较之《
萝轩变古笺谱》提高更多,堪称中国古代彩色
套印版画成就最高的作品。
胡正言的两谱印成后,受到人们广泛欢迎。李克恭叙称:『自十竹斋之笺后先迭出,四方
赏鉴,轻舟重马,笥运邮传,不独江南纸贵而已。』当时即有人
翻刻以牟利,就如
胡正言所声明:『
原版珍藏,素遐真赏。近有效颦,恐混鱼目,善价沽者,毋虚藻鉴。』
胡正言功成名就,《门外偶录》中提及『良工汪楷,以致巨富矣』,可见当时
笺谱畅销之势头,不仅斋中
刻工汪楷参与
经营笺谱销售而成一方富豪,而且
翻印『盗版』者众,因此拱花技术几近普及,从今往后文人
雅士吟诗作文皆以此笺挥毫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