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桃花坞年画世界闻名,但一般所能见到的大多
刊印在太平天国兵燹之后。那么桃花坞年画的前身究竟是何面目?又有多少存世?这是一个谜。这本书为破谜而来。研究者高福民先生发现,桃花坞年画的前身竟是
风格迥异,异常精美独特,既有洋风十足的
泰西笔法巨幅
版画,也有精细入微的饾版、拱花技艺的花卉
博古图,拱花工艺能做素纸
浮雕;既有古老的
民间传统年画,也有宫廷中苏匠所刻官方大型
版画卷……他认为八十余年前
日本学者黑田源次提出的以『
泰西笔法』为核心的『姑苏版』概念无法包容
康乾年间面目多样、
风格丰富的
苏州木版年画的特点,因此第一次提出『
苏州版』的概念。这是高福民先生第四本研究
苏州年画的书。在
长年研究的基础上,他慎重地写下自己的创见。『
苏州版』年画实物,除了
苏州大学张朋川教授在
安徽屯溪老街发现的一张与
辽宁博物馆所藏一张外,在国内以前竟然片纸无存。现在国内出现的四幅也是从海外回流的。而流布于诸如
日本、欧美博物馆、图书馆、大学、基金会和私人收藏的『
苏州版』年画,往往被视若拱璧,大多深锁库房,好比『
美人藏深闺』,
中国人难得一见。『
苏州版』因此成为一个谜。为什么西方『
泰西笔法』包括透视与
光影浓淡排刀技法在『
苏州版』中出现,而且空前绝后?为何现在
中国本土难以找到遗存的『
苏州版』?为什么与
后世的桃花坞年画
风格差异巨大?发生了什么突变?『
苏州版』又是如何影响
浮世绘的产生?『
苏州版』最奇特的纸雕效果拱花工艺又是如何做出来的?这本书就是来解开这些谜的。高福民先生,
美术科班出身,曾任
苏州文化官员,有着可贵的文化自觉,他研究『文化
苏州』,参与邀请贝聿铭设计
苏州博物馆、白先勇唱响青春版《牡丹亭》,主持抢救
吴歌,修复
顾野王墓,关注
苏州古城保护和有重点地修复老城墙……这本书也是他文化自觉的心血结晶。十年来,他系统全面收集『
苏州版』资料。用『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形容不为过也。这个过程相当艰难。仅举一例:高福民先生通过一个线索得知
法国国家图书馆中有五张『
苏州版』,其中《百年喜遇岁朝春》画面上有169人,十色
套印,堪称
版画巨制。『千方百计要找到啊!』高先生诚恳期待,委托各方朋友多次进入
法国国家图书馆,用尽全力,却无法找到这五张画。这仅是高福民先生十年来苦苦追索『
苏州版』的一个小故事。
无数次失败,
无数次努力,才换来这本珍贵的书。高先生之所以十年才磨得一书,源于他严谨的
学术研究
风格,他曾说过:『我做
学问唯一诀窍是不走捷径,笨鸟先飞,不找到实物考据不说话,对历史记载多推敲,所以做起来比别人吃苦多,常常到深更半夜一个字也没写,没办法,不会故弄玄虚,不会春秋
笔法。』——我们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他的真性命。他与编辑十多次前往朵云轩、
荣宝斋、华宝斋解密,至诚化得冰雪开,最终得到朵云轩新老领导的帮助,了解了秘不
传人的『拱花』工艺。本书收有三百多幅『
苏州版』年画,跨康、雍、乾、嘉、道五朝,第一次将『
苏州版』完整地介绍给公众,也是有史以来收集『
苏州版』最多的
画册。『
苏州版』,
中国古代
美术文化中『传说纷纭』的绝世佳人揭去了神秘面纱。《
康乾盛世『
苏州版』》还原了
儒家文明与西方
传教士文化相遇、对话,再现『
苏州版』诞生的历史场景。康熙
大帝与路易十四惺惺相惜,
法国派来的『国王数学家』与
艺术家成为康熙的老师,开放的
康熙朝气象与学习能力促成了『
苏州版』的出现。被湮没的历史在书中复活了。从大历史大文化着眼,最后与
江南历史文化融合,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
桥梁,是这本书难得的深度与气局。这样的思考还只是开始。『
苏州版』因为忠实描摹
康乾年间
中国社会面相,
风格写实、细象
万千,仿佛当年场景再现,具有历史与
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在西方许多博物馆,『
苏州版』年画甚至被归类在社会文献中,『
康乾盛世苏州版』引发的研究不仅是
美学的,还将涉及多
学科多领域。这本书也是
中国抢救保护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高福民先生不舍昼夜,明白这个工作迫在眉睫,得道多助,争取海内外无私帮助。与其说是
出版一本书,不如说发掘了一笔珍贵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段重要的记忆。桃花坞年画的早期
遗产是这座城市久已湮灭,
中国版画史、
美术史鲜有涉足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苏州版』年画是我们
祖先精美文化的结晶,却随着
清朝国运艰难,而花果飘零,一个普通的
中国人想看到它们比登天还难。如今有了这本书,可传诸
后世,供人们系统研究。本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文册,是高福民先生研究的心得,以大历史入手还原『
苏州版』诞生之谜,接着对『
苏州版』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第二册
图册,汇集了高福民先生十年收集的『
苏州版』
图像,是目前为止最为完整齐备的『
苏州版』
图录。第三册链接册,写法特别,别具慧心,是一部
苏州年画长河史,高福民将『
苏州版』放入长河史中定位,从而明确了『
苏州版』的来龙去脉,展现了明晰的
学术坐标。花果飘零的『
苏州版』终于回到了
中国人的面前。诸君子珍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