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末期,今关中西部的
武功、杨凌一带曾是
炎帝后裔姜族部落的封国有邰。
部族的始祖叫后稷,
姬姓,名弃,为
姜嫄所生。
姜嫄姓有邰氏,为
炎帝之后,嫁给帝喾。相传,有邰姑娘
姜嫄,未出嫁前,生活在有邰氏部落(在今陕西
武功境内)里。一天,她与同伴到野外去玩,看到田野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
姜嫄出于好奇心,就将自己的脚踩上去比大小,谁知这一踩便心有所动,感而怀孕,诞下一名男孩。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父亲,
姜嫄怕被人笑话,就把他丢弃在小巷里,令人惊异的是,动物们见了这个小孩,都备加爱护,绕道而行。于是
姜嫄又把他丢弃到结冰的河上,成群的飞鸟都来围在这小孩的周围,用羽毛为他保暖。
姜嫄见这小孩大难不死,意识到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就改变主意把他抱回家抚养。因为一开始就把他遗弃,所以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弃。弃从小就喜欢种植各种植物,长大以后成了种庄稼的能手,后来
帝尧任命他为农官后稷。在他的管理下,天下农业连年丰收。
帝尧很高兴,就封他为有邰氏的国君,邰就是弃的后人。按照传说惯例,人们把弃视为社稷神(即庄稼神),而弃的后代,就用国名邰作为自己的姓氏。《史记·周纪》中记载:“后稷母,有邰氏女曰
姜嫄,生后稷,封于邰”。《
说文解字》里也提到:“邰,
炎帝之后,
姜姓,封邰,周室外家”。现在,在南肖里村的村子中央,还有一座庙宇,里面供着的不是别人,正是
姜嫄,当地人习惯称她为
姜嫄圣母,认为是她哺育了自己的祖先。这座庙也是南肖里村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庙宇,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人们都要去
祭拜她,虽然现在的信众大多为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但是
祭拜仪式和过程依然隆重,老人们在这天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去上布施,以用来修葺庙宇,
翻新塑像,为家里的子孙后代们祈求安康,也忠心的敬拜着自己的祖先,从这天的鼎盛
香火中我们可以窥见古时
祭拜的场面的宏大和人们虔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