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苏州商业繁荣,
手工业发达,尤以丝织业著名,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发生变化,“信
鬼神,好淫祀”、“多奢少俭,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尤其是北宋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桑梓之地创建府学以降,苏州人崇文重教,贾而好儒、讲究文化消费,建立了一种将文化融入生活、品味趣尚的传统。从明成化、嘉靖年间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
攻占苏州,将近400年时间,苏州的繁华富庶号称天下之最。由此,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不仅是全国书画的
创作、收藏与鉴赏中心、商品画的市场流通中心,也是
民间年画的主要产地,与
天津杨柳青一起成为南北两大年画中心,并称为“南桃北杨”,以产量多、
制作精美而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