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京绣收藏首次引起重视是在1993年4月28日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富丽华大酒店举办的艺术品
拍卖会上,一幅清乾隆年间用于祝寿的御裱
京绣手卷以12万港元起拍,经十几回合激烈竞价后,最终以48.2万港元落锤成交,出乎意料地使
京绣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重放异彩,打破了近百年来的落寞境遇。随后,东南亚数地的藏家开始专门收集
京绣,其收藏价值也逐渐被更多的藏家所认识。2005年在中国嘉德春拍的“
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场中上拍的艺术品种就有大量的
京绣作品。此后
京绣收藏高歌猛进,2006年
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等大型拍卖公司相继推出
京绣服饰拍卖,有的专场成交价前三名甚至都晋级千万。2008年,在纽约佳士得春拍的英国藏家Linda Wriggles worth珍藏的中国清宫服饰专场上拍卖出
京绣服饰亦成绩显赫。后来北京
永乐在2010年相继推出了“
锦绣文华”清代服饰艺术品专场及“明清工艺精品”专场,其中都有颇具规模的
京绣服饰拍出。2011年,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
拍卖会”上,北京剧装厂送拍的真丝蓝地珠绣海水江崖团龙纹大褂,质地细密,颜色丰富,刺绣精致,不仅原材料昂贵而且制作工序复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可以看出,
京绣绣品的收藏价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蕴含着很高的投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