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桃花坞年画在构图上变化无穷的是对
戏文故事的处理,没有一定的形式,但吸取了多样的传统,
表现方法灵活运用于一个画面上。它采用了两汉以来传统的构图和
榜书,来说明剧中人物。有时用
背景来衬托,有时不用任何
背景,有时采用戏台的场景,此例不胜枚举。大抵在画面上应用
榜书,是群众易于接受和喜爱的形式,发展到桃花坞年画,从
榜书引伸到对白和说明。这种例子清朝中叶早已流行,如“姑苏治平寺俗话”、“拜月图”、“
闹花图”、“富贵穷贱
财源图”,都是有
榜书有说明的作品。到了晚期这类作品更加多起来,如“新出清朝世界十怕妻”、“真正快乐十有趣”、“十希奇”等都是。而且更多的应用到非
戏文的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