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中国众多的
刺绣种类中,
京绣这一
绣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它定性,说它就是
宫廷绣或者就是民间绣。它在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让其名声显赫的主要是为宫廷服务的历史时期。所以,对于
京绣研究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京绣作为一个
绣种,它因自己服务对象的不同,在
风格上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地域上来划分,它是北京地区的
刺绣;从性质上来看,
京绣最初或许可以看作是民间绣,它从民间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它服务于宫廷时,它更多地
表现的是
宫廷绣的特征,随着宫廷的消亡,
京绣又一次走向民间,但却饱含了宫廷中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趣味。结合在后期专家和艺人访谈的一手资料中的分析可以看出,
京绣虽然统指北京地区的
刺绣,其影响力要比我们理解和想象的还要深刻和深远。在邻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京绣被视为“
国绣”,它代表的是古代中国社会整个国家的
刺绣。而在西方的学者看来,服务于宫廷皇族的
刺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其他
绣种不可同日而语。纵观国内众多的
刺绣门类,无一
绣种能担此殊荣。或许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
刺绣种类繁多且都独具
风格,才使得
京绣被淹没,但是
京绣的独特地位和历史意义及价值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掌握政权的统治者的喜好成为事物的审美标准,而以他们的需求制作的物品也具有至高的尊严。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瓦解和新时代的到来,
京绣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和不断的深入,2009年
京绣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的入选项目之一,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
京绣的保护以及各方面的研究、绣品开发与应用等系列工作也逐渐展开,
京绣迎来了新时代发展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