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景初在上海费了一番周折,上海画片社也高姿态开了绿灯,使他如愿地完成了组织
月份牌画稿的任务。其中有
李慕白的《收获自己种的向日葵》、《水浒8条》、金雪尘的《红楼梦结诗社》、《宝玉和黛玉》、金梅生的《嫦娥奔月》、
杨俊生的《小姑贤》等,这批
月份牌画在1955、1956两年中印数都很大,其中《嫦娥奔月》印了40多万,《红楼梦结诗社》印50多万,《宝玉和黛玉》印30多万,并连年重版。《嫦娥奔月》是金梅生老先生的精心杰作,直到“文革”后80年代用旧版重印时,仍然受到农村的欢迎。这些
月份牌老画家在解放后
创作的年画中,也一改单纯绘画美人的题材,积极反映现实生活,有很多印量很大,如张碧梧的《王贵与李香香》、《小朋友爱劳动》、金培庚的《娃娃胖、冬瓜大》、《养鸡模范》、张大昕的《我在画妈妈》、谢之光的《小海军》、谢慕莲的《小阿姨》、《采棉舞》、范振家的《绣荷包》、金梅生的《献寿桃》、《好朋友》、
李慕白的《幸福》、《织出一朵花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