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筋绣,又称绞绣,是一种传统的
针法。在
贵州的苗、侗、水等民族中,都保留有这种古老的
技艺。
侗族使用盘筋绣的技巧非常熟练,黎平、榕江、从江一带妇女的胸兜、背带花块上常常使用。以榕江县的乐里和晚寨妇女盛装上的盘筋绣最为出色,尤其具有自己的特点。用白
丝线依次环绕在一根白
棉线上,根据
剪纸的
纹样,以这一特制的白
丝线嵌出
纹样的外轮廓,再以其他颜色的
丝线及
绣法绣出
纹样实体。由于盘筋绣的部位面积小,又要
表现龙、凤、
花草、
蝴蝶、
鸟兽等题材,必须高度概括,甚至十分抽象,往往呈现出一种神秘朦胧的意趣,加上锁丝边框,使
纹样的白边缘线更为突出,具有精雕细镂的浮雕之感,使人感到锁丝绣品朴拙闪烁、富有节奏感的特点。
结子绣一般在钉好的花框内
插针刺绣,
插针时,每入一针,
回针在布面上,以
丝线绕针2-3圈,然后插入布,形成打结的样子,并使画面呈颗粒状,这种
绣法使用得最多的是榕江乐里地区的
侗族妇女。
侗族的
结子绣法运用灵活,有圆有长,
结子的长短针紧密相连,构成花框内的实体,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