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
美术工作者进一步学习武强年画的
风格技巧,改造和发展民间年画形式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
和平谈判破裂使时局发生重大变化,解放区的
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
美术系,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从
张家口迁到邻近武强的束鹿县辛集镇,当时
美术系集中了许多优秀
画家,系主任江丰
带领教员和学生进行考察研究,决定将民间年画作为教学课程和
创作项目,他们访问民间艺人,收集民间年画作品,认真地进行研究,作为
创作新年画的参考和借鉴。
华北大学
美术系还与冀中十一分区地委领导联合倡议和主持建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并吸收一批武强民间艺人参加,从事新年画
创作和出版工作。当时被吸收的武强民间艺人有
画师郝云甫及雕版师张福旺、肖福荣、韩万年、李
长江等人,
华北大学
美术系也设有
美术工厂印行出版新年画。
美术系的师生通过新年画
创作,进一步熟悉了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掌握了民间年画的艺术手法和规律,陆续
创作了十一种年画,这些作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陈出新,
表现了严肃的革命内容,生动地反映了新时代的工农兵形象,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为一体,丰富了人民大众的节日生活,在运用民间形式推陈出新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洪波的《参军图》反映了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农民踊跃地参加
子弟兵,
表现出将革命进行
到底的热情和决心,
画家用S形的
构图,欢送入伍青年的队列一直延伸到画外,红旗招展,鼓乐喧天,参军者
十字披红骑在高头大马上,军属坐的马车也装饰着吉祥图案,队伍中还有推车挑担支援前线的群众,情绪欢快而高昂,此图
色彩强烈鲜艳,以明朗的
黄色衬托,年画味十足。莫朴《
五子图》借鉴了传统年画中的娃娃画形式,但却
表现了完全崭新的内容。顾群《豆选》
构图丰满,场面红火热闹,在欢乐喜庆的画面中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生活。郝云甫和姜燕合作的《白毛女》以“条屏连环画”的形式,描绘贫农女儿喜儿受地主迫害,在共产党领导下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吴劳《兄妹开荒》
表现边区人民积极生产的欢愉情节,两者都取材于新歌剧,人物生动,情节动人,颇受群众欢迎。武强民间
画师郝云甫的《打渔杀家》和《逼上梁山》以革命的观点
表现历史故事,情节处理和人物造型有所创新,又不失武强年画的特色。.这些作品经过刻印投人市场,就立即受到群众的欢迎,
销售量近四十万份,
华北大学
美术系师生和冀中年画社
创作刻印的新年画在解放区
美术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革命新
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