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49年11月26日国家文化部颁发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强调『改造旧年画』和反映『现实生活』。政府帮助画店恢复生产,组织画家和
民间艺人整理、展览老年画,在观前街
北局小公园国货大楼四楼(今人民商场)举办桃花坞
木刻年画观览活动;
创作新年画《
太平天国在苏州》推动年画革新,开展新年画运动,并于1959年成立了苏州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引入和培养新人,新年画作者几乎全是专业画家,古老年画焕发了生机。但到『文革』时,从艺人员大多转行,100种传统年画老版,竟因堆放露天蚀烂,损失殆尽!1979年大地回春,桃花坞年画社恢复。半个多世纪新年画
创作中,其代表作:
五六十年代《新春牛图》、《巩固祖国国防,保卫世界和平》、《
洪福齐天》、《各族人民大团结》、《新
姑苏玄妙观》。70年代《风华正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水乡新貌》、《比绣艺》、《水乡四季图》、《江南春早》、《正是果熟花香时》、《桑园新绿》、《荡湖船》、《水乡元宵》、《水乡军抗洪图》、《渔家书屋》、《
姑苏风情》等。时代变迁,年画市场萎缩,后继乏人。2002年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划归苏州工艺美术
职业技术学院,由生产
经营转向科研教学,创办桃花坞
木刻年画研修班,培养了多批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