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祥年画中常见的一个题材是“
和合二仙”,全国各地
木版年画都有此图像。就在西南
白族、
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和合二圣”之图。形象大都仿佛,画两个蓬头散发之
童子,身着
绣衣,或赤足,或芒履,一捧彩盒,一持
荷花,盖借用途也广。如
杭州商店铺家开市之日,悬“
和合二仙”
纸马于招牌上,谓“青龙马”,又叫“青龙吉庆”。象征财源不断之意。又新婚人家亦悬挂“和合”之图。此俗乃从《
周礼·地官媒氏疏》:“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易林》:“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之说而来。关于“
和合二仙”的衍变,据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缘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故曰万回。”当时和合之神只一人。据翟灏《通俗篇》谓:“国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故
和合二仙又称“和合二圣”。年画中的和合为取合好之意,更添画
荷花与
圆盒,当起源于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