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安在杨柳青所作的年画,耳前可以见到的有数十种,大都是后
印本,或就原版印出的单色本。可以断定为
原刻并在当时
敷色的,以《洗桐图》一幅为最好。画面中绘高桐,一
童子正攀在树枝上洗拭,树左一
童子提桶正往取水,且行且回顾桐左的老者。老者端坐椅上,向取水
童子似有嘱咐。桐后仅一低矮长栏。画面清新,人物生动,桐亦挺秀,而长栏以笔补绘,不用线刻,尤见意致。
着色确甚淡匀古雅。但这种画的意趣,可能主要只有当时的士大夫阶级、
知识分子,能领略其佳处,一般人民群众是不一定完全欢迎的。可能也是当时
敷色、又具有年画传统
风格的,有《
谢庭咏絮》及《花仙上寿》两幅。画面丰满有致,
着色虽不及《洗桐图》淡匀,但也不甚
浓艳。像这样的年画,却说明了钱慧安对于当时杨柳青的年画事业,是做了极其有益的贡献。从这一时期年画作品的特点上看,首先是丰满的画面与新颖的构图,其次是生动和富有情趣的人物,又其次是
线条的多样变化,再就是色调匀称中和,这些特点,确把当时的年画推进了一步。此外,如他画的
戏曲画《龙凤配》、《宿店》、《庆顶珠》、《送灯》、《钟奎(馗)送(嫁)妹》、《庙中会》等幅,
表现女性,极其婉媚多姿。又如《男绑子》里的
姚期、姚刚,《反西凉》里的
曹操,《三岔口》里的焦赞、任炳,《
汾河湾》里的
薛仁贵,《当锏卖马》里的
秦琼、王老好,《卖姻(胭)脂》里的郭华,《遗
翠花》里的相公,《拾玉镯》里的
傅朋、
刘媒婆,《连环套》里的窦尔墩,也都神采毕肖,是在杨柳青原来
戏曲年画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