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灰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
风格,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狂放如泼的
写意风格;二是细腻诱人的
工笔特点。民间有一首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刷刷刷,一溜栽花。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
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前两句主要说了绘画的进度和挥洒自如的
画风。据老艺人讲,从“粉脸”到“涮手”、“赋彩”、“开
眉眼”、“
勾线”、“涮花”、“咸菜磕花”、“
描金”、“涂明油”等整套工序,一个
画工一天画不出四十张画子
就要被辞退。到“洗缸”(画坊
停工过年前,掌柜的放
画工一天假,可用剩下的颜料自己作画销售,换个过年钱)这天,—个好
画工一天可画到七十张画子。“大涮狂涂”生动地
表现了扑灰年画
写意的特点,画中人物从衣服到头发,是单色抹刷,连
轮廓线也是一笔抹下,其狂放如泼的
写意风格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一溜栽花”的“花”是指扑灰年画的题材内容,也就是人们喜欢的喜庆
吉祥的“年货”。扑灰年画
鼎盛期,题材多达150余个。为了充分
表现这些题材,也为了提高效率,增加
销售量,扑灰年画艺人大多巧妙地将画中人物充满画面,甚至大胆省略背景,形成二度空间的平面
构图,效果鲜明,情节简单,多为一二个人物,着重于形象描绘,造型稚拙、粗犷,很受人们喜欢。如扑灰年画
民国时期的代表作《母子赏花》,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天伦之乐的美好祝愿。
构图简洁、丰满,没有任何背景,母亲剪短发,穿
印花宽衫,着肥硕
长裤,折扇轻摇,面容慈爱,带孩子花丛漫步;稚子憨态可掬,亲昵地伏在母亲肩上,呢喃悄语。母子情深,淋漓尽致!“大涮狂涂、描子勾拉”是指扑灰年画的
笔法。“大涮狂涂”是“意”的体现,“描子勾拉”是“工”的写照。扑灰年画又被称为“民间
写意年画”的道理也正在这里。它既是受元、明民间
写意国画的影响,又是扑灰年画艺人追求独特
风格的反映。“细心粉脸,
眉眼巧画”主要说精雕细琢的
工笔特色和装饰效果。特别是画中的姑娘、媳妇,白皙的粉脸,柳眉凤眼,含情脉脉,
朱唇微启,妩媚动人。像《洞箫横吹》绘于清代,图写一大家闺秀,坐在桌旁,屈膝露出三寸
金莲徐徐横吹,儒雅恬静的气质和含蓄多情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人物表情
优美自然,服饰线条细腻流畅。面部富有弹性,透明细嫩,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这是其他民间年画所没有的效果。这里一个“细心”,一个“巧画”,很明确的体现了民间艺人对艺术的严肃态度。再看扑灰年画《踢毽子》,一张粉脸在画面上格外夺目,两腮涂一淡淡的
胭脂红,恰如
芙蓉粉面,美不胜收。这些正是扑灰年画的独特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