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古代
巴比伦人在
神人关系上的一致观念:人必须依赖神、敬畏神。但神也有依赖于人的需要。神
创造人是为了得到人的侍奉,而人之所以侍奉神则是为了讨得神的
恩宠与奖赏。人的存在,本来就是进行劳作,向诸神提供食物、衣着、住房和服务,神则由人所侍奉而摆脱一切体力劳动,过着贵族式的生活。事实上,神就是通过
神庙占有土地的土地贵族。神要有存在和居留的空间,于是人便为神修建庙宇,神则存在于庙宇中用珍贵
木材做成的
镀金雕像之中(但并不完全固定于此)。神要吃饭、穿衣服、还要洗澡。于是一方面,为神(
神庙)留出大片土地从事农牧业生产,从而发展为大规模的
寺院经济;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侍奉神的生活起居的神职人员,其中有专门传达神启和解释经文的高级祭司,有为歌颂神、安慰神而诵唱赞美诗和哀歌的音乐师,还有为神制作食物的厨师,为神洗澡者以及陪送神像去卧室睡觉的侍者等等。在
神庙中还有女祭司,地位最高的叫做“恩”(阿卡德人叫“恩都”Entu)。女祭司通常是有贵族血统的
公主们,她们被认为是所侍奉之神的人间妻子,在神圣婚礼仪式上充当
新娘。多数女祭司属于修女一级。此外,还有女祭司献身于神圣的卖淫。在伊兰拉
神庙,神娼是受到
女神的特别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