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底由侗家自制的厚
棉布片纳成,
棉布被妇女用米浆一层一层的糊好压紧,厚度因人而异,但大部分都在十层以上,这种厚度让
鞋底富有弹性,并且扎实耐用。但也因为这个厚底和硬度使得这个工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根据各人脚的大小,用硬纸板剪成一个合适的
鞋底样,然后复制到已准备好的“布板”(即粘上米糊、晒燥的布)上,再加糊上
白色的
斜纹棉布作为封面,最后沿着样底边,剪去多余部分。纳
鞋底的操作前先要准备好粗、韧、牢的纳底线,
右手中指套上顶针,准备好一枚较粗的纳底针,左手捏住
鞋底,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把住针,用“顶针”顶住针“屁股”,使劲往厚厚的
鞋底上推压。但也不是全凭力气就能穿过的,更要讲究技巧,拔针时,不可歪斜,不能摇摆,不然针会很容易断掉。有的妇女使用“拔针夹”,夹住针,手腕向上轻轻一抬,针就轻而易举拔出,然后一鼓作气的抽线,抽
到底了,食指缠住线端,手腕朝下一翻,用力一拉。纳
鞋底也有规律:先要纳四周,再纳中间一行垂直中心线,
针距约半厘米,针迹仿佛白芝麻般,第二排开始,针刺在两针中间旁,横距、行距都要一样,形成方正的棱形,一双
鞋底快则纳三四天,慢的一
星期,原来又厚又松的
鞋底已变得结结实实的了。用这种方法制作的
鞋底透气性强,穿着没有湿气,不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