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一幅
侗锦,要经过
轧棉、
纺纱、染纱、
绞纱、
绞经、
排经、
织锦等十多道工序,工艺复杂多变,而且都是手工操作。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用
经线编排成花纹图案,相当于现代机械提花的电脑程序设计,需要按照心中设想的图案,预先
编织出起花的程序,然后排列在竹条上。
织花时,按顺序取出和移动竹条,使提花通丝,
经线分出开口,再通纬梭织。复杂的图案使用的竹条达100多根,需要
排经编花人的技术娴熟,对要织的图案熟记于心,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将经
纬线交织成不同的图案,并能反复循环、连续地
编织。另一类是木梳式手工
编织,即将一束白纱的一端钉在柱上或其他物体上,另一端作
经线绕在一块1寸宽、5寸长的木梳式竹片上,置于腹前,竹片两端以绳系于腰,用彩色
丝线作
纬线,像打草鞋一样
编织图案。采用这种
编织方法具有用具简单,可随身携带、随时
编织的特点,妇女们到山上放牛时,将其钉在一棵树干下,就可
编织起来,方便易行,故是侗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
织锦方法。但这种方法只能
编织一些窄面长条的
织物,如
腰带、
衣襟、
袖口花边以及各种
口袋的背带、
系带等。花带面积虽小,图案却精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