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地
暗花织物是指以
斜纹为
地部组织的
经纬同色的单层
提花织物,古代称为“
暗花绫”或“
暗花绸”。白居易在《
缭绫》中写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
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这里的“绮绫”指的应是一种
经纬同色的
斜纹地单层
暗花织物,此诗写实地描述了
缭绫的生产过程、工艺特点。“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一句表明了宫中来样到民间
织造再上贡宫中的生产模式以及
织造这种精细品种的
生产周期。“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两句则精准地表达了
暗花织物花纹隐约变化的视觉特点。从出土实物来看,宋辽金元时
斜纹地
暗花织物一直是服装的常用面料。在古代的
斜纹地
织物中,
花部组织主要采用
斜纹组织,
平纹组织作花极少,
缎纹组织作花可能唐代已有,元代发展,明代增多,此外还有浮长显花的
织物,至明清时期变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