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
木版年画的艺人们有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可以依据想要反映的题材内容来灵活的选择不同
风格的线条。比如在进行娃娃、
仕女等相关题材的
创作时,民间艺人大多采用平滑、顺畅的线条,以此来体现娃娃娇嫩的肌肤以及女性的
美丽身姿。在出自
山西平阳的现存最早宋金版画实物《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中通过婉转柔美的线条勾勒出王昭君、
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美人,其服饰线条排列疏密有致,具着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美,画面整体流露出一种飘逸灵动之美,极为考究的线条彰显了画面
表现形式的独特韵味,展现出秀雅和高贵。如果单从墨线版角度来欣赏,也不愧为一幅
经典的白描作品。清代晋南
戏曲年画的一些作品继承了细腻流畅的线条
表现手法,如出自益盛成画店的《美人图》、出自张家画坊的《打金枝》(二)等,但在一些劳动和战争场面中则多采用刚劲有力的粗线。如出自兴昌画店的《白水滩》,年画艺人在粗糙的
木版上进行大刀阔斧的
雕刻,挺拔劲健的轮廓时断时连,粗细不一,虚实相济。巍峨的高山、粗壮的大树、飞奔的战马使画面中勾勒的线条具备着独特的金石韵味,堪称妙不可言。在有些
戏曲图像中,还将厚重的线条和大面积的墨块相结合,通过线面之间的
穿插配合,可以让形象多出一份凶猛和威严,如出自兴昌画店的《水漫金山》便是利用线面结合的手法
表现波涛汹涌的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