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如描绘
蜀道雪景、署名『云如』绘的《栈道积雪•
蜀道雪峰》
对屏。构图奇思妙想——图的上部描写蜀山险阻,栈道相连,图的下半部描写雪积满庭,楼榭雕栏。左右双幅合成气势恢宏的纵长雪景图,令人赞叹!这是乾隆时期『西风版』代表作。本书收录的《栈道积雪》无
着色,采用
浓淡墨版套印,《
蜀道雪峰》
墨版套色敷彩,绘刻印俱佳。云如,又名筠如、归来轩主人,室名兰桂堂,清乾隆时『西风版』出类拔萃的画家。其画展现的大宅邸中庆贺新年的近景,深谙西方
明暗光影的透视技法,这些处理技巧无不显示出刻绘者驾轻就熟的能力。从此画也可看出我国古代
山水画中也并非没有远近透视法,在纵深辽阔的
自然中用画笔直接
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艺术佳境,正是中国人传统所长。『三远法』的『近大远小』在
平面上反映出画面空间的立体层叠效果。其实,『三远法』中实际应用最难也最为复杂的则是『深远法』。『深远』按北宋
郭熙《林泉高致》所言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是从山前能窥探到山后,实乃是画面之层次,意象要画得深厚、饱满而有韵味。因而务必在画面上要画出层层重晦之色,画出重重叠叠之意。因此,清人费汉源云:『深远者,于山后凹处染出峰峦,重叠数层者是也。三远惟深远为难,要使人望之,莫穷其际,不知其为几千万重,非有奇思者不能作。』由此可见『深远』之难度,能画『深远』之人也非寻常之辈。在绘画技巧上,素来传统
山水画以『深远』为核心不无道理。